— 新聞中心 —
1月11日,由廣州市對口支援建設、廣檢工程檢測中心參與檢測的梅州市蕉嶺“6·16”特大暴雨災后重建項目——“廣州小鎮”安居工程完成正式交付。受災群眾在春節前實現了返家夢,高高興興“拎包入住”,歡歡喜喜迎接新春。
當天,項目內部舉行了隆重的移交儀式。廣州市政府黨組成員、副市長胡浩,梅州市委常委、副市長蔣鯤,兩市有關區縣、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廣梅指揮部有關負責人出席活動。廣檢工程檢測中心黨總支委員、總經理助理溫小凡參加活動。
在此次項目建設過程中,廣檢工程檢測中心發揚國企擔當精神,勇擔應急救援單位職責,主動請纓奔赴梅州蕉嶺,全方位開展工程質量檢測工作,檢測服務內容涵蓋地基基礎、市政道路、室內環境、智能化、白蟻防治等多個關鍵領域,為受災群眾重建美好家園、早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提供有力技術支持。
1、智能化檢測助力效率提升
為趕在春節前完成項目建設,讓受災群眾在新家過個溫暖年,各參建單位緊密配合,高效推進項目進度。廣檢工程檢測中心在確保項目工程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,應用智能化檢測設備,通過自動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的現場檢測技術提高工作效率,對檢測數據進行全程跟蹤和管理,自動化批量生成檢測報告所需圖例、報告正文等內容,有效提高報告出具效率,為項目建設質量安全保駕護航。
援建項目基坑工程規模龐大,為全面檢測地基基礎質量,項目采用了人工與自動化相結合的檢測方案,運用了自動化加載系統、智能化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相結合的檢測方式。自動化檢測系統通過安裝各類高精度傳感器一體式采集設備,對安居房管樁承載力及完整性等關鍵參數進行了實時監測,數據通過采集系統收集后,上傳至監控平臺進行分析和處理,實現了數據的可視化與智能化管理。
檢測數據采集、報告輸出示意圖
地基基礎自動化檢測示意圖
2、擔當作為展良好風貌
自2024年7月進場后,廣檢工程檢測中心檢測團隊面臨著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。面對各種挑戰,黨員們沖鋒在前,檢測人員迎難而上,一關一關闖過去,展現了擔當作為的良好精神風貌。
(1)由于項目時間緊、任務重,在項目初期,各主要參建單位幾乎同步進場,邊勘察、邊設計、邊施工、邊檢測,導致現場環境復雜。為了及時完成現場地基基礎檢測任務,在地基所副所長陽亮的帶領下,張鎮文、陳德樂等組成的檢測團隊積極與現場協調機械設備調度,并采用兩班倒的模式,日夜不歇開展項目地基基礎檢測。經過21天的奮戰,團隊輾轉于蕉城南、蕉城北2個地塊,完成了25根單樁靜載試驗和569根單樁低應變試驗。
(2)進駐項目現場后,白蟻防治工作面臨諸多挑戰,遠距離人員調度和防治周期漫長都給工作推進帶來了極大阻礙。由于施工節奏緊湊,需要在項目完成主體結構后、裝飾施工前完成白蟻防治屏障的實施,工作人員需要與現場保持緊密聯系,及時開展工作,以確保不影響施工進度。白蟻所副所長(主持工作)汪嵐峰與主管劉迪共同駐扎現場,密切配合有關工作安排和進度,及時開展白蟻防治工作,保質保量完成任務。
(3)蕉城地塊大市政路是蕉城南北地塊通往兩邊國道的唯一通道,面臨著工期短、時間緊及現場大車長期通行等問題。自7月21日抵達項目現場起,為不影響施工材料運輸,保證市政道路在限期內順利完成檢測工作,路橋所副主管朱旺保經常需要在晚上開展檢測工作。他日夜蹲守工地,高效配合現場進度開展試驗,為項目順利推進提供有力技術保障。
在各參建團隊和入住群眾的見證下,梅州蕉嶺“廣州小鎮”安居工程順利完成移交。正如廣州市住建局副局長宋志國所說,廣州援建團隊用心用情完成“廣州小鎮”建設任務,確保受災群眾不僅“住得下”,更能“住得好”。
在本次應急支援工作中,廣檢工程檢測中心始終如一地堅守“質量”與“安全”堅實底線,義無反顧勇挑社會責任。日后,公司仍將繼續秉持知重負重的堅毅精神,用專業與擔當,為建設工程筑牢質量安全防線。